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教改教研 >> 正文

教改教研

教改动态第355期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4-08 点击量:


   



2024年第3期(总第355期)                 2024年4月5日

河北经贸大学教务处主办                                                  星期五 


 

导读:苏州大学:打造19个虚拟教研室 探索协同教研新形态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以人工智能助力金融教育发展

以多学科之力深化理论研究

苏州大学:打造19个虚拟教研室 探索协同教研新形态

在新学期第一次虚拟仿真实验课上,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的学生正聚精会神地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操作,在交互式三维虚拟世界中还原香山帮工匠的纯正工艺,利用虚拟数字技术生成的模块化构件,将“鸳鸯厅”“歇山亭”等一个个苏州江南古典建筑精确还原出来。

“以往,这门实验课学生只能通过现场观察与测绘,辅助以建筑图纸和空间想象来完成。”在金螳螂建筑学院院长吴永发看来,传统的实验手段相对单一、抽象,即使有条件进入古建现场观察、测绘,也会出现实际对象与所临摹古建筑图纸不对应的情况,而单纯依靠空间想象确定卯榫间确切咬合关系就更容易造成学生理解偏差。

“虚拟仿真实验将书本上的文字描述和二维图示三维展现出来,通过自己亲手搭建,能够更加直观、准确地帮助我们理解教科书上的经典案例。”金螳螂建筑学院建筑学大三学生张叶雯告诉记者,“通过虚拟数字技术赋能课程形式,不仅让书本上的每一个建筑构件‘活’了起来,其游戏式的学习过程和实时反馈,也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挑战与成就感。”

近年来,苏州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大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变革的力度,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持续开展“苏大课程”品牌工程建设,并将信息技术赋能作为其中的一项关键要素。学校参考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信息平台的功能设计,打造了集线上教研互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教研数据分析、在线研修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苏大虚拟教研室教研云空间”,并立项启动了首批19个校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覆盖全校70%的学院,积极探索“智能+”协同教研新形态。

在云中苏大360教室,十几位医学院的学生围坐在一起,只要佩戴上VR眼镜,就可以实现“现场”观摩正在进行的手术直播。通过仿真系统和三维动态视景,学生不仅可以看清手术室内的每个角落,还能就学习过程中的任何疑问与专家进行即时互动交流。

为积极响应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苏州大学已建成一批360智慧教室,依托“云中苏大”,通过软硬件深度融合和开放解耦的平台化架构,为开展沉浸式、交互式的虚拟仿真实验提供了更多可能。

此外,虚拟数字技术正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苏大思政课堂中。从街道繁华的古姑苏城到“强富美高”的新苏州,通过跨时空的历史性互动和沉浸式学习体验,学生可以把握苏州发展脉络,深刻感悟新时代以来国家和社会发生的伟大变革。

学校还将持续推动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相融合、虚拟与现实教研相融合、管理与技术管理相融合,为构建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新形态,开辟新空间、塑造新动能。

                                  (《中国教育报》2024年4月6日)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以人工智能助力金融教育发展】

激活动能 助推金融专业建设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快速发展的时代,金融与科技的联动发展成为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基于“金融强国”“五篇文章”建设和安徽省金融创新服务科技创新的总体要求,结合现代科技变革趋势与金融行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学院提出“五个一”工程,包括组建金融科技实验班、打造省级金融科技教学团队、编写金融科技省级规划教材、开发金融科技课程群及建设金融科技实验室。

学院在“人工智能+金融教育”领域不断探索与实践。以国家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证券投资学”建设为契机,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和手段推进课程思政评价创新工作。学院开发了一整套以自然语言语义分析为底层逻辑的课程思政测评分析软件系统,运用“人工智能+”思维对课程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文本数据进行主题挖掘、情绪特征及价值倾向分析,及时、持续、全面追踪课程思政育人效果,从而实现动态化、过程性、数量化的课程思政评价。

在高标准建设国家首批虚拟仿真课程“资产配置优化选择虚拟仿真实验”与国家线上线下一流课程“经济类综合实验”的过程中,学院借助人工智能手段实现教师高效布置教学之局、学生及时反馈学习之效,精准评估问题难易,全面监控学习效果,量化记录小组讨论活跃度,一一追踪课外实践,实时动态反馈教学过程,形成了全面、立体的教学评估体系,为国家课程建设提供了有效支撑,为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提供决策依据和改进方向。

数智赋能 创新金融教学模式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建设智能教学辅助系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教学工具。比如,通过搭建智能备课系统、智能答疑系统等,“织点成网”打造课程知识模块,制作知识图谱,满足课程基本需求,同时提供个性化需求端口,兼顾教学对象的差异性与独特性。鉴于金融的高保密性要求,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互联互通的综合教学平台,以传统教室、实验室、校内外实践基地、见习金融机构为主要现实载体,融合网络教学平台、金融资产配置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金融投资创新学科竞赛平台等虚拟载体。基于教学评价与反馈,挖掘不同教学场域之间的联系,在保证各教学场域独立性的同时突破其孤立性。与此同时,搭建贯通“课前—课中—课后”的融合式探究学习社区,为学生与知识技能、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链接提供服务,形成了一个师生高度链接、高频互动的创新性学习共同体。

利用人工智能手段赋能金融类课程课内外教学过程,借助大数据监控中心、超星智慧教学平台、学科竞赛平台及智慧课堂收音设备,授课教师对金融教学全过程中产生的多模态大数据进行实时采集。结合课程细分评价指标,在实时监控和评估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实现对外在显性的金融基础理论、金融操作技能水平以及内化隐性的价值倾向、创新意识、思辨能力、心理动机等维度的量化测度,生成高效、动态、全面的学生画像,助力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差异化学情并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激发潜能 革新金融教育理念

金融教育从业者应敏锐地把握人工智能对金融行业的巨大影响,积极应对金融行业的技术变革,主动谋划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金融教育的各个环节,以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符合人工智能新时代需求的金融理论创新能力和金融业务实践能力。

基于当前金融教育的实践痛点和应用难点,学院督促师生强化对人工智能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将人工智能积极运用到金融教育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始终贯穿于金融人才培养的全流程,实现“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创造力培养—想象力激发”的金融人才培养链条互融互通。将人工智能引入金融课程教学内容,培养金融专业学生的数字素养,锻炼学生金融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基于此,学院聚焦人工智能特色的金融实证分析与应用研究,谋划建设机器学习与金融实证等高阶课程,使学生在掌握金融知识的同时具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金融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能力。

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不仅为金融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培养新时代的金融人才开辟了全新的路径。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人工智能在金融教育教学中的融合应用,不断革新金融教育理念,持续优化金融教学流程,创新金融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更多掌握先进人工智能技术、具备创新思维和跨界融合能力的复合型金融人才,为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中国教育报2024年3月29日


以多学科之力深化理论研究

学科建设是学术理论发展的依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优化学科设置,加强学科建设,把准研究方向,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跨学科特点。面向未来,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统领和指导,优化民族学学科设置,以系统观念推动多学科共同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推动适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迫切需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推进民族学学科建设。我国传统民族学研究还存在着一些囿于西方民族理论和话语体系的问题,在学科导向、研究路径等方面存在一些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实践不断创新发展,为新时代民族学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要优化民族学的学科设置,转换民族学的研究范式,构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强大阐释力、支撑力的理论体系。比如,民族史研究要从关注单一民族的历史起源、形成与发展,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等聚焦;民族文化研究要从关注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向加强对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关系的研究聚焦,突出中华文化的共同性,更好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理论支撑。

聚力才能更好发力。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共同使命和任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综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学科,通过多学科知识、理论、方法的优化配置和系统集成形成学术合力,发挥学科联动作用。举例来说,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中共党史党建学等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阐释清楚党的民族理论是如何创新发展的,揭示出我们能够走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原因所在;研究中华民族发展史,也需要将其放到整个人类发展史的范畴中去考察,这就需要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区域国别学等的参与,这样有利于从国际比较的视野阐释清楚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独特性;研究民族事务治理,需要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的参与,可以从民族事务治理成效的多学科研究分析中总结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和智慧。以多学科之力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需要打破学科界限和学术资源壁垒,积极开展跨部门、跨领域、跨专业的联合调查研究,组织跨学科论坛,鼓励各学科专家从本学科角度围绕主题提出专业意见,开展多学科对话,促进学术交流,形成重大成果。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需要各相关学科共同努力,也需要加快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专业化学科支撑。目前,中央统战部等四部委已经确立了28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国家民委和民族地区也建立了一批研究基地或教学科研机构。要发挥好各级各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教学基地、实践基地的引领和载体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各类研究基地、教学基地、实践基地的指导,不断提升其研究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建立更加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相关机构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联合攻关。

人才是加强学科建设、深化理论研究的关键。要在坚持正确研究方向的前提下,激发广大专家学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专家学者深入钻研、勇于创新,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中国大地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努力提出新观点、新概念、新话语。加强青年专家学者培养,为他们创造更多机会、搭建更多平台,鼓励他们潜心钻研、厚积薄发,推出更多立足中国历史、解读中国实践、回答中国问题的原创性理论成果,为形成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增添力量。

(《 人民日报 2024年3月25日 )



 

编辑:张伟  刘惠瑶      电话:0311-87326042     电子邮箱:jmgjyj@126.com


 

Copyright © 河北经贸大学教务处 版权所有 地址:河北经贸大学北三教C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