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教改教研 >> 正文

教改教研

教改动态第356期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4-08 点击量:


   



2024年第4期(总第356期)                 2024年4月19日

河北经贸大学教务处主办                                                  星期五 


 

导读: 西安财经大学:新文科背景下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兰州财经大学:全过程数据评价促教育教学提质

西南财大经济学院:培养拔尖人才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西安财经大学:新文科背景下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搭建未来学习中心 提升教育教学类项目管理效能

西安财经大学将“数字+教育”理念与教学空间和场景进行全面对接,着力打造多层次、多维度、可兼容多种学习方式、立体交互的未来学习环境,通过TBL智慧教室、RCE融合智慧教室、ICC智慧教室等富有生机、灵活、开放的学习环境,满足线上线下融合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多元化教学场景的需要。逐步实现教学理念、学习空间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培养具有扎实的财经类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应用型创新人才,赋能智慧教学创新改革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以西安财经大学教务处为例,作为教学管理部门,每年组织承担各教学类项目的申报、中期检查、结题等工作。仅从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来看,从2004年起至今,立项项目高达800余项。2019年年末,教育教学项目管理系统完成设计并投入试用,首次实现全流程无纸化申报。通过该管理系统,教师登记并填报了近年来的教学类项目信息,实质上是拥有了历年课题项目库,这些项目库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成果库,也是指导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智慧库。系统平台的搭建,不仅减少了纯人工统计、核对的过程,也对不同年份、不同学院部门的项目申报数量和结题与否的状态实现全方位的管理。通过教学项目信息化管理,能及时更新教学项目的过程信息,大幅度提高数据存储和提取的效率,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工作体系和流程框架。

修订OBE培养方案和培养大纲 推进跨学科交叉融合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教学文件。在新文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学科交叉融合是推进新文科建设的重要途径。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西安财经大学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把学科交叉融合作为“催化剂”和突破口,在传统文科素养与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传统文科建设思维,以协同共享、交叉融合为途径,培养具备复合创新思维、探索精神,同时拥有大视野、高素质,能够将文、理、工等多学科知识交叉和融会贯通的创新人才,注重不同学科知识间的交叉融合与统一。

西安财经大学于2022年修订了以OBE为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2022版)和OBE教学大纲,树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理念,注重社会发展的新背景、新需求,结合社会需求和办学特色,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专业认证要求,以专业优化、课程提质和模式创新为抓手,融合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多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评价体系,积极推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文科建设,持续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的财经类人才。

持续完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优化教师教学工作全要素评价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高校开展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不仅可以反馈教学活动现状,而且对于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也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本科教学的重点环节——课堂教学、专业建设、学生学业、学院(部)教学管理、毕业生培养质量五大环节,西安财经大学运用专家督导、数据监测等方式对各环节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监控与评价;对质量监控与评价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予以整改,并落实到位;教学督导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教,全方位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同时对课程思政落实情况、学生课堂出勤率、课堂纪律等问题进行重点关注。西安财经大学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基础作用,依托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呈现教学质量情况,激励广大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工作,推动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2020年,西安财经大学制定了《本科教学任课教师教学工作全要素评价办法》。为了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学校根据各学年的执行情况,至今已经修订文件3次,最新版本为2023年版。评价的要素为课堂教学、教案、讲义或课件、非基础课程教师的实践教学、教师参与教学业务活动。评价的结果可在教师聘用、评优、年终考核、聘期考核与聘用、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等方面应用。该办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条件、培养过程和培养效果,诊断专业发展和建设中的问题,引导专业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中国教育报》2024年4月19日)

兰州财经大学:全过程数据评价促教育教学提质

可容纳60多人的机房里,学生摩肩接踵地坐在一起,整场考试只有一位监考教师……这是兰州财经大学大一至大二的思政课、大学语文考试的场景。

借助智慧考试平台,这些学科不再安排统一的考试时间,而是由学生自主预约、进入机房进行无纸化考试。

“学生在登入考试界面后,后台会随机发放试题,千人千题,并且实时监控学生的答题过程,即便学生坐得近、监考教师少,也不会影响考试的公平公正。”监考教师、兰州财经大学思政教师雷新亮说,这一智慧考试平台还能对学生选择、判断等客观题答题情况进行即时判别。

考试结束后,智慧考试平台还能对学生考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通过总结、刻画学生学习情况,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建议。

除了智慧考试外,兰州财经大学还借助数字化手段严格落实期末试卷成绩和平时成绩“双合格”要求,对过程性考核不合格的75名学生取消期末考试资格。

按照学校教学管理要求,学生成绩由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两部分组成,并且前者占比不得少于50%、最高可达70%,但是此前,由于过程性考核缺乏有效记录手段,落实得并不彻底。

2023年秋季学期以来,兰州财经大学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至少一种数字化教学平台,并且通过平台至少完成出勤记录、课堂讨论、随堂检测等一类教学活动。

“我主要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进行课前课后学习任务发布和课堂上的签到、随机提问等,相关数据作为学生过程性考核成绩,自动和学校教务系统相连。”兰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师贾韵琪说,自从有了平台这个“帮手”,教师更积极主动地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学生也从重视考试成绩转变为更关注学习过程。

根据学生在线发言生成词语,形成本堂课程的关键词;小组汇报评价由学生在线评价、匿名打分,再由教师点评;随时发布课堂测试,作答情况实时呈现在大屏幕上……走出考场,提起教育数字化给自己学习生活带来的改变,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大二学生姚欢桐有很多话要说。

“之前我们班的同学比较内敛,老师们常评价我们是脑子里有东西但是嘴上不说,课堂很安静。”姚欢桐说,“借助数字化教学平台提供的弹幕实时交流等功能,我们在线上讨论得热火朝天,学得更积极、更深入了。”

随着基于全过程数据的教育评价体系的建设,学校教风、学风不断向好,以教育数字化建设为契机,通过教育评价机制改革,以“抓课堂、抓考试、抓制度”为切入点,以提升本科生教育质量为核心,倒逼教师不断改进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学生重视学习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中国教育报》2024年4月16日)

西南财大经济学院:培养拔尖人才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持续建设一流精品教材

坚持以经济学“101计划”为牵引,重点参与建设好“经济学导论”“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思想史”“高阶宏观经济学”5门课程。结合精品课程系统化、立体化建设理念,积极组织编写与精品课程相配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纲要(第二版)》《中国开放经济学》《中国发展经济学》《中国宏观经济学(第二版)》《中国微观经济学》《当代中国经济》《数字经济学(第二版)》等“中国经济学”规划教材和拔尖学生培养系列教材。鼓励、支持和引导教师积极参与中央“马工程”教材建设、“中国经济学”系列教材建设,积极申报国家规划教材、省部级重点教材和编写有特色的经济学教材。

持续建设一流“金课”

实施“金课”建设工程,强化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建成一批学生喜爱、社会认可、国内有影响的品牌“金课”。完善、丰富荣誉课程体系,增加富有挑战性的荣誉课程。以学科交叉融合为抓手,以教学内容优化为核心,打造线下“金课”。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建成一批线上“金课”和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推进“智能+教育”,建设虚拟仿真“金课”。实施“一二课堂深度融合计划”,促进学科竞赛课程化和课程实践化。依托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和反贫困计划等项目,打造一批社会实践“金课”。实施基于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课程评估制度,健全课程准入与退出机制。

持续建设一流实践项目

设立专门的学生研究项目,鼓励拔尖学生早期参与研究。通过设立学生研究项目的奖学金与学分奖励机制,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基础研究和非共识创新研究,并为其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或导师,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和开展研究工作。建设经济学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验室实践的机会。学生可以参与实验的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工作,通过实践了解实验方法和经济学实证研究的基本原理。实验室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证研究能力和数据分析技能,为他们今后从事基础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持续建设一流教师队伍

集聚一批胸怀“国之大者”、德才兼备、治学严谨的学者,积极打造国际一流学者延揽地,充分发挥教师在经济学拔尖创新学生的精神感召、人生指导、学术引领、培养方案制定、核心课程和教材建设、综合能力培养、创新研究训练及学习生涯规划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新潜力。

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加快培养经济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基地重任在肩。接下来,基地将实施以现代书院制为依托、以导师制为核心、以完全学分制为体系、以项目制为抓手的“四制协同”新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才培养质量。重点加强“学科交融+社区支持”,注重环境浸润熏陶,实现学科交叉、专业互补、个性拓展、人格养成。开展学习型项目、竞赛项目、科研项目等项目制学习,创设无边界灵活学习生活空间和育人平台。紧紧围绕书院的日常管理机制、学术导师的分配机制、本硕博贯通一体化的学分设置体系与科研项目的实践要求,制定学术型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学术型培养基础教育平台,实施研究型特色教学模式,大力培养经济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国教育报2024年4月8日


 

编辑:张伟  刘惠瑶      电话:0311-87326042     电子邮箱:jmgjyj@126.com


 

Copyright © 河北经贸大学教务处 版权所有 地址:河北经贸大学北三教C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