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教改教研 >> 正文

教改教研

教改动态第349期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9-01 点击量:


   



2023年第11期(总第349期)                 2023年10月13日

河北经贸大学教务处主办                                                  星期五 


 

导读:素养导向的教材设计需要“三个强化”

学校层面教材使用的基本逻辑

教材使用要确保“用对、用活、用深”

启智铸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

数字教材建设的逻辑体系

素养导向的教材设计需要“三个强化”

一、强化教材内容从“学科知识”向“学习经验”的转变

教材不是学科知识的翻版。教材设计应遵循对知识的生活化、经验化处理原则,按照学生素养生成逻辑而非单一的学科内容逻辑选择、处理和组织内容。首先,改变传统教材在内容选择上的知识向度偏好,即以“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为主,“程序性知识”被当作“事实性知识”呈现,“元认知性知识”相对缺乏的倾向。其次,从学科知识本位和分科知识体系的教材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转向核心素养本位与大观念、综合主题和探究任务引导的主题学习活动,进行教材内容综合化的重构和呈现,促进学生在“应用”“分析”“评价”与“创造”等高层次认知水平上的发展。再次,通过设置相关主题、议题和任务,强调大观念统摄下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结构化,并将学科知识和观念以恰当的方式嵌套于学习任务中,例如通过具有情境化的关联性问题及问题链建构基础知识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联途径,使问题作为知识嵌入素养的锚点,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从而优化教材内容结构,引领素养发展。

二、强化教材引领育人方式变革的教学功能

教材内容通常包括学科性内容和过程性内容,传统教材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代表的学科性内容为主,包括学生活动、练习、方法、评价、技术手段等的过程性内容相对欠缺且单一。要发挥教材的教学引导功能,就要考虑教材从内容与结果的呈现转向学习历程的设计。首先,突破因知识内容主导教材不断强化教师讲授的局面,以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为主线设计和编排教材,实现教材对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发。其次,通过设计教材中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赋予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体验探究、反思交流的学习机会,实现由“教材”向“学材”的建构,促进课堂中教与学关系的重构,发挥教材引导学习方式变革的功能。再次,提供丰富的学习支架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设计方法提示、解答范例等以增进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设计特定的教学指导板块,以提供学生充足的学习策略;设计具体的学习资源,以拓展和延续学生的探索历程等。使学生不只深入了解某个主题或领域,而且知道如何深入了解某个主题和领域,本质上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学习”。

三、强化学生学习过程表现的评价嵌入

首先,注意标注形成性评价的环节,通过表现性评价任务、反馈性习题、以支架为载体的评价规则与策略等,引导学生监控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关注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形成对自身学习的基本认知与判断。其次,为总结性的任务或活动编制评价量规,引导学生运用评价量规考量自身的学习表现与既定学习目标的差距,从而为教师的后续教学提供反馈性信息。再次,系统规划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二者的关系,树立素养是发展而来的观念,明确哪些是形成性评价、哪些是总结性评价,掌握学生的学习脉络以及成绩等计算的适切性,在形成性评价中注重学生的态度或努力程度,在总结性评价中展现学生素养学习的结果表现。两者关系线索的清晰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历程朝学习目标迈进。

(中国教育新闻网2023年10月10日)

学校层面教材使用的基本逻辑

一、学校管好教材,建立教材使用规范

教材使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应制定规范确保国家和地方教材使用要求落到实处,同时也应以教材使用为契机彰显学校育人特色。首先,制定学校层面教材使用规划。学校层面教材使用规划来自对教材政策的解读以及学校育人历史的分析,据此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学科教材使用计划,进而形成学校层面教材使用的特色路径。其次,建立学校层面教材使用制度。学校层面的教材使用制度包括教材的选用、使用、督查以及保障举措等,这些制度为规范学校层面教材使用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时也为提升教师教材使用积极性提供激励。最后,创建教材使用的“赋能”机制。以学科组为单位,定期组织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材使用校本教研活动,提升学校教师的教材使用水平。

二、教师用好教材,形成“理解-运用-评估-改进”教材的循环机制

教师使用教材是学校层面教材使用的关键环节,其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科育人目标。为此,教师在教材使用过程中应该将这一要求落实落细。教师教材使用的基本机制是:首先,理解教材。教师理解教材的过程主要包括了解理想教材(学科育人目标)、诠释原型教材、表征和选择教学的教材、调整和改进学习的教材。其次,运用教材。教师运用教材的过程就是课堂教学过程,这同时也是一个师生以教材为中介进行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教材的互动、活动情境以及教学结果等问题需要特别关注。然后,评估教材。教师理解和运用教材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此以“学生学得怎么样”为核心的教材使用评估也是教师使用教材的重要一环。最后,改进教材。依据教材评估中收集的教材使用过程证据和目标达成状况证据,进一步调整教师教材使用过程。上述四个环节构成教师教材使用的循环机制。

三、学生学好教材,通过与教材互动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学生使用教材不是死记硬背教材知识,而应该是通过与教材互动获得良好学习体验、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基于学习目标了解教材本身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将教材内容结构化,教材各部分的功能也基于学习目标得以彰显;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动机、信念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自己的教材使用方式。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为了确保学生更好地使用教材,这一过程需要凸显学科典型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学科特点的教材使用方式。

(中国教育新闻网2023年10月9日)

教材使用要确保“用对、用活、用深”】

吃透课标要求,“用对”教材。国家课程标准是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的学科化、具体化描述,承载着学科育人的期望,指导和规范教材编写与使用。因此,教材使用首先必须“对标”,要以课程标准为基本遵循,认清课程性质,坚守课程理念。同时,教材使用本质上是一种专业实践,“用对”教材需要从课程思维出发,厘清核心素养导向的“目标一族”(即课程目标、内容要求与学业质量标准),确定学期、单元、课时三个层级的目标体系,把“想得到的美丽”转变为“看得见的风景”,再具体化为“走得到的景点”,并依此处理教材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科实践,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

坚持学为中心,“用活”教材。一本教材往往面向一群学生,即便不是统编教材,也有一批学生在用同一本教材,这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的现实情况是相矛盾的。那么如何实现“用相同的教材服务并促进不同的学习”呢?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就是“用活教材”。具体而言,需要采取这些策略:一是明确至少三分之二的学生能达成的目标,在目标或学习结果层面为“用活”教材留下空间;二是依据学习目标,结合教材要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编制助学材料或支架,实现从“教材内容”到“教学内容”或“助学方案”的转换,为在课堂上“活用”教材留出时间;三是针对课堂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的现状,控制集体讲授时间,寻找并实施“不是面对全班,而是面对个体或小组”的教学策略,这不仅最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也有利于实现教学公平;四是在确保达标性作业的基础上,提供更有挑战性的作业或任务给学优生选做,同时为学困生提供个别化辅导,拓宽“用活”教材的路径。

践行系统反思,“用深”教材。教材使用对学生而言,基本上是“一次性买卖”,但对教师而言,则是一种持续性的、反复性的且需要不断改进的专业实践,也就是说,教材使用是一个个由“理解-表达-实施-反思”组成的螺旋循环。因此,反思是教材使用过程的重要组成环节,系统性地反思教材使用是“用深”教材的标志。它不仅针对教材使用结果,更关注对教材理解、表达和实施过程的反思,这有利于优化教材使用策略。具体而言,针对教材使用结果的反思有利于检验学习目标的实现程度,分析目标与现实的落差,进而为后续教材使用、教材修订与课程标准修订提供证据;针对教材使用过程的反思,可以审视教材内容处理、教学方式选择的合理性,从而寻求“更好的”教材理解、表达与实施。

(中国教育新闻网2023年10月8日)

【启智铸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

教材建设要指向培根铸魂,强化价值性。教材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它蕴含和承载着一个国家的社会规范和价值导向,对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教材建设必须指向培根铸魂,强化价值性。在教材编研过程中,要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贯穿教材编研的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材建设的价值性要求,要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材建设要立足启智增慧,强化科学性。教材是学生最可靠的智慧源泉,其本质特征是通过文本传递知识,知识是教材的核心内容。要实现教材的启智增慧功能,就必须保证教材的知识体系既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又能体现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和体系的逻辑性。因此,教材编研要始终坚持由学科专家、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出版社编辑组成“三结合”编写队伍,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编写教材,以高水平的研究促进高质量教材编写。教材编写过程除遵循科学规律之外,还要将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复杂的知识转化成学生能学、爱学的内容,增强教材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建设的科学性要求,我们的教材要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经得起“为什么”的知识追问。

(中国教育新闻网2023年9月20日)

数字教材建设的逻辑体系

一、强化引领指导,体现鲜明特色的政策逻辑。数字教材的本质仍是教材,它作为满足国家人才培养需求的知识载体和学习指南,必须充分体现国家意志和国家事权,精准把握新时代教材体系建设的政治方向,正确回应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推动数字教材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教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凸显育人为本,打造立德树人新样态的价值逻辑。人才培养问题既是数字教材研究的首要议题,也是彰显数字教材价值逻辑的重要诉求。在新课标背景下,数字教材建设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助推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让学生在使用数字教材的过程中,树立远大理想和伟大梦想、具备“成事”的能力、具有强烈的责任使命感。

三、立足教学属性,注重渗透学科思维的教育逻辑。数字教材是为了教学而存在,缺乏教学属性,数字教材就失去了存在之根,其建设的原动力便是服务教学。数字教材建设不仅要关注学科的教学性,确保教材内容具有学科内在的知识体系和基本结构,使之与学科教学相适应;还要关注跨学科的教学性,在建设数字教材时注重不同学科内容之间的整合和关联,力图以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注重技术赋能,体现教材数字属性的工具逻辑。与纸质教材不同的是,数字教材是数字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它具有天然的技术属性。这就决定了数字教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其承载的知识容量大大提高,能够为学生提供海量的教育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知识和学习的边界,无论学生身处何地、任何时间都能够借助网络数据库获取需要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师生可根据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需求,从“一纲多本”的数字教材中定制自己专属的数字教材,真正实现一个学生一张课表、一份学习计划,根据学习需求动态调整学习内容的愿望。

(中国教育新闻网2023年9月18日)

 


编辑:张伟  刘惠瑶      电话:0311-87326042     电子邮箱:jmgjyj@126.com


 

Copyright © 河北经贸大学教务处 版权所有 地址:河北经贸大学北三教C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