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动态第328期

来源: 时间:2021-08-30 点击数:

2021年第8期(总第328期)                 2021年830

河北经贸大学教务处主办 星期一

导读:类型教育下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内涵

哈尔滨石油学院: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内涵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云南农大:以校内专业认证为抓手持续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和发展

【类型教育下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内涵】

专业群组群的基本点

在高水平专业群组群过程和论证中,多数是在区域产业基础上分析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按照“底层相同、中间相通、上层相近”进行专业群的组建,并据此作为组群的逻辑关系。产业的集聚(产业群、产业链)是因为现代产业革命中,社会大生产与分工造成的结果,产业的链(群)化是因为链(群)上不同节点的序化和关联形成的;而产业群的形成将使单一职业和职业岗位与产业群(链)产生错位(即不对应),从而导致职业群的形成;专业群是在职业群的基础上组建的(即职业的群化),导致传统职业进行重新排序,其内在的职业要素及其联系也将改变,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也将做出新的定义和范围界定。因此,产业群(链)的形成是基础,职业群的构建是依据,专业群的组群是必然。

专业群成群的基本线

高水平专业群组群的应然逻辑应当遵循产业要素(联系)—职业要素(联系)—专业要素(联系)的基本线,不同的专业就可以“跨界”“灵活”成群,前提是“三群”的关联必须清晰,要素的对应必须明确,否则将使专业群人才培养与职业群的职业岗位与能力不对应,与产业群人才需求的实际不匹配。

专业群建设的基本体

从产业群、职业群、专业群分析过程和结果看,“成群必然成体”,产业群的产业要素按照生产过程及社会分工的关联性形成产业群体系;职业群按照职业要素及其联系形成职业群体系;专业群按照专业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形成专业群人才培养体系。产业群、职业群、专业群之间固有内在的体系联系,使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对应、与产业需求匹配,彼此互为因果,相互支撑,从而从形成体系化的专业群建设的逻辑关系。

哈尔滨石油学院: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内涵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第一,根据需求、依据定位,合理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院从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角度来对人才培养目标再认识。认为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不应是本科的职业教育,而应是以一定的科学原理为基础,以一定技术为支撑,使受教育者能够依据特定设计目标,注重过程、关注效益进行建造的过程。第二,联合企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和企业要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哈尔滨石油学院根据石油企业的一线需求,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与上海中曼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合作试点订单式培养,设立“中曼班”,制定了不同培养阶段的管理制度,配齐了校内和企业导师,为学生确定发展计划、课堂理论学习、实践和科技创新提供指导与咨询,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要根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模式改革为中心,突出“应用技术型”和“学科专业特色”,全面推动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重在培养“一线工程师”。

重视支撑专业的课程建设

第一,重视课程建设,加强教学改革,努力实现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目标。支撑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满足学生全面发展所需要的最终价值取向”,“要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即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作为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第二,开设企业课程,突出专业特色,努力实现课程的学以致用。哈尔滨石油学院从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做文章,通过开设1-3个模块的专业方向课来培养学生兴趣;通过开设专业任选课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企业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专业学习机会,提升学生实践发展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第三,不断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努力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课程内容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使课程内容现代化。主要指将现代科学、技术、文化成果在课程中及时反映出来。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密切关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行业产业的需求动态,把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的知识融入现有授课内容之中。第四,开拓国际视野,关注国家战略,努力实现主干课程内容国际化。哈尔滨石油学院成立涉外石油工程师实验班,面向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下属的国际石油分公司和国外石油公司培养一线工程技术人才。实验班单独设置人才培养计划,独立编班授课,部分核心专业课程采用英语、汉语双语授课。学院还利用地缘优势,扩大与俄罗斯大学的合作交流,联合为俄罗斯的远东发展和中俄战略合作培养实用人才,侧重培养俄汉兼通的在一线工作的油气储运、建筑工程方面的技术人才。

不断改革专业教学模式

第一,以项目化教学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项目化教学以项目教学为载体,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完成教学活动。在项目化教学的实施中,教师成为一名真正的指导者,帮助学生在独立学习与探索的道路上迅速前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第二,完善实践条件,加强实践教学,实现实践教育。为适应多方向就业需求,哈尔滨石油学院的机械专业构建了“一主线+六模块+技能培训”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一主线”指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线;“六模块”指实践教学的六大模块;“技能培训”指持续8周的专业技能培训。

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建设。为了让学生获得最权威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哈尔滨石油学院采取了“一系一高校”的建设战略,即聘任各系对应主干专业最具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的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技术专家来校任主任、主任教授和专业带头人,并以其为核心组建教学和科研团队。为了让学生获得最实用的一线实用技术和技能,学院又从相关企业聘请了具有较高造诣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讲师,直接为学生授课和指导实践。

重视专业教学与科学研究

哈尔滨石油学院努力建立了一套科研管理体系,发挥资深专家的带头和引领作用,配之以竞争机制和激励措施,为教师提供科研条件,保证教师有一定的科研启动费和科研经费。应用技术型本科专业建设,其科研工作的开展应始终立足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这个根本进行,明确本专业科研重点,在相关教师结合自身优势选取研究重点的基础上,对未被选取的研究重点在新聘任教师研究领域或科研资助方面有所侧重,最终形成专业培养目标需要做好的研究重点都有人在积极研究的态势。

完善专业管理制度建设

高校专业内涵建设需要不断努力才能实现,这就需要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各个环节的规范性和整套系统运行的有效性。专业管理制度的制定,首先要借鉴国内外这一领域的优秀做法,明确本校应用型本科专业内涵建设所覆盖的各领域及环节,明确每个环节的操作规范或制度性要求等。专业管理制度还应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对市场需求、经费来源、社会价值观念变迁和学术前沿发展保持敏锐性和适应性。

云南农大:以校内专业认证为抓手持续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和发展

云南农业大学邀请华东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贵州大学、江苏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昆明研科科技有限公司的19名专业认证专家,对学校14个专业进行了校内专业认证现场考查。这是学校为强化专业内涵及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而开展的校内专业认证工作。目前,学校已开展52个专业的校内认证内涵建设,聘请48人次高校专家和行业企业专家对34个专业进行了认证现场考查。

云南农业大学是云南省首家,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从校级层面全面推进校内专业认证的高校。学校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标准与方法,拓展应用于全校所有本科专业,根据“学校主导、全员参与、理念先行、重在建设”的工作思路,于2017年全面启动校内专业认证工作。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学校出台《云南农业大学本科专业评估与认证工作实施方案》,自2018年起至2021年,对有三届以上毕业生的所有本科专业,分四批完成校内专业认证。

强化培训、更新理念。学校校院两级共开展各类专业认证专题培训近30场,促使广大教师将“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专业认证理念,贯穿于专业建设各环节以及人才培养全过程。

对标国标、评建结合。工科类专业采用国家工程教育认证的通用标准和补充标准,非工科类专业,学校依据国家三级专业认证标准制定了通用标准,各专业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了补充标准;制定了评建结合的认证工作流程,按照“程序相似、自聘专家”的方式,通过专业建设与自评、自评报告函评、专家现场考查、依据认证报告持续建设及改进、参加国家专业认证等递进环节,不断强化专业建设及持续改进。

认证促改,强化内涵。学校以专业认证为抓手,持续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形成“一引领四推动”的专业内涵建设模式,即以专业认证理念为引领,推动人才培养定位与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四项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动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机制,合理确定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科学构建课程体系;以学生学习成果及效果为导向,优化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建立专业建设动态管理与评价机制、课程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通过近四年的实践与探索,学校逐步解决了专业内涵建设中目标不清晰、持续改进机制欠缺、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不够科学明确、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缺失、课程教学目标及能力导向不明晰等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编辑:梁倩           电话:0311-87326042      电子邮箱:jmgjyj@126.com

地址:河北经贸大学北三教C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