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动态第327期

来源: 时间:2021-06-09 点击数:

2021年第7期(总第327期)                 2021年67

河北经贸大学教务处主办                              星期一

导读:教学环境中的文化育人内涵剖析与路径探究

新时代学校文化育人体系建构的路径

以“同向融合”推进文化育人创新

教学环境中的文化育人内涵剖析与路径探究

立足特色,探索融合职业精神与专业文化的育人模式

如何办好与区域产业对接的专业和培养适用的人才是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要求具体的院校精准定位自己的专业“服务面向”,找到具体课程与产业需求的契合点,进而体系性地构建专业与课程及其教学文化,在育人过程中融入专业文化的要素。要开展岗位职业素养分析,归纳对应专业群的职业素养标准,深入挖掘不同行业领域技术技能人才的文化素质教育的特质,以及专业课程中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精神的内涵与要素。积极培育具有专业个性的文化育人模式,突出专业课程教育的职业文化渗透,探索建立从标准、内容、途径到评价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进而树立专业文化活动的品牌,形成文化育人与职业精神相融合的独特专业文化。以文化育人,着力塑造高素质的现代职业人。如针对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岗位素质要求,将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与专业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探索基于“5S”管理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使专业课堂教学、实训教学、寝室管理具备标准、有序、高效、规范、节约的特点,使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职业习惯、清洁高效的生活习惯。例如,成立“5S”管理小组,确定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制定“5S”实施方案及标准。选派人员进行“5S”培训,结合职场案例编写职业素质教育小册子,邀请企业人事及品质管理专家来校讲座,进行“5S”管理的宣传。对校内实训基地及学生寝室实施“5S”管理,增设“5S”管理标识、看板等设施,将5S现场管理与课程教学的融合。

立足课程,建设融知识、素养与文化的课程群

将思想品德与职业素养、人文素质与身心素质等文化素质元素转化为相应的课程或课程群,构建基于文化育人的课程体系。在具体的课程及教学内容上体现三个特性:综合性,整合不同领域的多元知识,启发学生的心智,培养融通的识见、世界的视野以及涵养多元文化共存的心胸;校本性,结合各校不同的办学理念、办学历史、区域传统、专业和学生需要等进行拓展、提炼、优化和完善,鼓励教师和学生自主选择,培育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核心和特色课程;融合性,采用模块化的课程或内容组合,针对不同专业群的职业能力发展和拓展知识需求,形成各专业群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方向,使文化育人既融入专业、服务专业,又跨学科、跨专业,成为一个能够充分发挥教育功效且又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如旅游类专业以专业人才的职业文化需求与中国文化职业意义的对应为主线,构建专业渗透式教学内容。在建构旅游类专业中国文化职业意义的基础上,构建三类课程模块,即专业通识教育模块,从中国优秀文化作品中选取对应专业职业意义需求的作品新编教材,涵盖语言文学、艺术美育等领域;专业平台课模块,基于文化、礼仪、民俗等视角构建如旅游礼仪、茶文化茶艺、艺术与美育、旅游文化等平台课程的教学模块,基于地域文化视角构建旅游文化教学模块(中原文化、吴越文化旅游模块等),使学生在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中充分认知该地域的人文与自然景观;专业技能课模块,基于职业意义需求,植根于文化内心需求重新架构各门专业课教学内容,开展基于文化底蕴的项目化教学,建立专业学习的文化自觉意识,如实训课程开设以“为人服务至高无上”等职业文化意识教育为基础的若干任务项目,促成学生为文化的自觉意识而主动掌握专业技能。

立足社团,开展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并举的社团活动

要紧密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以学生兴趣和受益为出发点,发挥各类学生社团的积极性,拓展“人文+科学”的社团组织,丰富人文和科学素养教育的活动载体;大力扶持和引导学生理论型社团的健康发展,组建学生讲师团,发挥学生朋辈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功能,在社员中大兴理论学习和研究之风,将理想信念教育落实到有形的组织依托和生动的活动载体之中。重视“专业+”社团的发展,积极开展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依托社团,做宽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把社会实践作为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径,以提升文化育人功能为目标,重视活动的阵地化建设,搭建校外专业实践平台,在专业实践中接受行业文化、企业文化教育;结合学校特色、专业内涵,重点发掘、完善、提升社会实践精品活动,培育一批大学生社会实践特色品牌,不断探索社会实践与文化育人紧密结合的有效形式。如医护类专业适应社会对医护类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更高要求,挖掘“上善若水”的文化精髓,开展“天使文化节”系列活动,丰富专业文化教育载体;设计体现办学沿革和文化传承的专业标识,在仿真医院设置南丁格尔塑像、上善若水横匾、上善若水百年护理教育座右铭等,构建了有形的专业文化教育载体;通过职业规划主题班会、感恩教育、文明监督岗、5.12国际护士节授帽仪式等,构建隐形的专业文化教育载体。

立足保障,建立融人文素养与专业素质共进的教师队伍

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要具有的“四有”“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标准,确立对广大教师师德和素质要求的内涵。创新文化素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理念,明晰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殊性,设计文化素质教育教师培养的策略和路径,重点引导教师在加深对区域文化、职业文化以及专业文化的理解基础上,丰富自身教学、实践能力。要将社会实践、素质拓展作为教师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有效途径,通过社会实践,让文化素质教育教师对区域社会文化、历史、经济发展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将企业实践作为文化素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求教师结合任教专业深入对口企业,通过企业实践让教师感受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提升自身文化融入和文化育人的能力。如现代农业专业群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通过服务三农、参与新农村建设等途径,与学生一道深入农业农村一线,建立“师生关系和谐、职业道德修炼、技能素质提升、多元文化融合”的行为文化,形成以“根植黄土、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爱农富农、敢为人先、勇于担当”为主要内涵的“从劳力上劳心”的职业精神与职业素养内涵,注重提升自身职业人文素养与专业素质。并以此为核心与垂范,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技能和素养要求,在教学中形成“彰显农业特征、融合育人理念、承载人文精神和自然美感”的教学文化,培养学生“学农、爱农、务农”的情结。

【新时代学校文化育人体系建构的路径】

开展学校课程教学改革

一个学校的生命内涵主要通过教学建设来体现,新时代理念的引入为学校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打开了新的视野。学校可以以教师教研文化为突破口,通过开设新时代特色选修课、开办新时代道德文化讲堂和编写新时代特色校本教材等内容,让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让第一、第二课堂文化深度融合,打造新时代文化传播平台,为建立优秀的文化育人系统奠定基础。

教师要充分调研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爱好开设必要的人文选修课和必修课程,改变过去“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与社会脱离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实际为中心,与社会生活相沟通,与锻炼学生实际能力联系起来”的教学模式。新教学模式的实现首先要打破课内外的界限,树立“大课堂”的课程理念,既要开展丰富的课内选修课,又要培养学生的课外能力。学校教学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相关知识体系信息量,从新时代人文理念的角度把课内教学内容与课外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教师除了课堂上教学知识,还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比如可开设各种讲座让学生自主申报自己喜欢的课程。

进行人文经典的创新性阅读

人文经典是真正有力量的文字,它能对学生的审美进行再造,能够在真、善、美的追求上给学生以启示,实现学生世俗价值观的扭转,让真善美的气质融入学生的血液和灵魂。如读哲学可以让一个人找到存在的根由,让学生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给自己重新订立人生的目标;读历史可以了解历史上名人的生存轨迹,接触最接近真实的生命与死亡、成功与失败;读心理学可以探析一个人的意识和灵魂是怎样运作的,保持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本性。人文经典的作者都是有思想的智者,他们讲的都是这个世界的“关键”,通过阅读经典就可以拿到理解这个世界的“钥匙”。在全媒体时代,经典阅读已经出现“多样态”趋势,学生的“片段化”学习意识较强,现在流行的电子书库可以满足学生“微悦读”“移动读”“泛在读”等不同形式的阅读,通过阅读经典书籍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建设校园文化育人平台

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个特定场所所具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教育主体在校园生活背景下共同创制和享有的教育资源,它既包括物质层面,也包含校风、教风、学风、校训等意识层面。学校的校园文化可以先从物质文化层面入手,物化新时代思想精华,装饰校园,形成新时代环境;同时将新时代理念融入班风、学风、校风等意识形态建设中,做实立德树人,通过校园人文文化育人平台建设涵养专业文化建设。

新时代视角下提高学校的新时代文化力水平就是提高学校的育人实力,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平台的力量,分层引导构建完整的文化育人质量体系。学校文化力提升既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途径,把校长文化作为领头羊文化,从而带动干部、教师教研文化以及学生社团文化等,让各个层面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提升学校文化力的建设水平;也可以通过自下而上的途径,先从学校的基层文化入手,以学生社团文化为突破口,针对学校文化的特点,在学生中开展一系列新时代文化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利用书法、民乐、古风等社团活动,让班级文化、系部文化、课堂文化等呈现整体和谐局面,同时引入新时代色彩浓郁的企业文化,打造新时代文化传播平台。学校以搭建环境型、教学型、活动型文化育人平台为重点,发挥学校文化引领力作用。新时代理念下的文化育人愿景就是针对学校文化的特点,运用新时代理念创新性提出提升学校文化力的策略,推出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学校文化品牌,在特色的形成和品牌的培育中,全方面打造新型学校文化育人平台,使学校的办学质量上升到更高的水平。

推动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传统文化中“正义、仁爱、诚信”等信念的时代价值,使优秀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成为民族精神的血脉,成为中国独特的精神标识。学生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哲学思想,树立文化自信,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校可以在学生中开展一系列新时代文化的实践活动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如举办以“节日”为载体的文化育人活动,课外组织话剧社团、演讲社团,开展文学沙龙,增加古诗词讲座等,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向上发展。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就应该先让学生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是让学生要学会遵守职业道德,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责任感,讲究诚信做人;“有所不为”就是告诫他们绝不能做假账“,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同向融合”推进文化育人创新

厚植文化根基,培育文化育人“新平台”

坚持“以中华文化为基础,以学术文化为核心,以国际文化为特色”的发展思路,把文化育人理念融入校园学术、文化活动之中。精心打造三大教育部思政工作精品项目,以“三类学生”同向融合为目标开展文化体验展示与传承创新的新生入学教育模式。以“中华文化大讲堂”“中国文化节”系列活动特色展示项目为引领,持续举办国际文化聚暨南、中华文化月、中华才艺(武术、龙狮、书画、舞蹈)培训班等文化育人品牌活动,联动起校内外多元力量。

传承文化基因,建设文化认同“资源库”

构建以“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与人生”“文化与中国发展”“文化与世界”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模块,构建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为核心的文化育人课程体系。开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情教育和“四史”教育为切入点的“金课群”,打造“微课、微信、微书、微坛、微行”“五微一体”思政教学育人平台。

多年来,暨南大学聚焦文化认同,创新开展“分流教学、分类培养、同向融合”的文化育人模式,以文化浸润、文化体验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形式,构建从新生训练营到毕业启程礼的“闭环式”协同文化育人体系,实现“三类学生”全覆盖参与,打造多层发散、交互融合的文化“同心圆”。对于内地学生,通过开展以中共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港澳台侨学生,围绕学习能力提升,打造文化与实践育人体系,深入推进优秀港澳台侨学生“千百十培养工程”,推动港澳台侨学生与内地学生在学业、生活、思想上同向同行、共享共融。对于华人及留学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切入点,通过举办中华才艺培训、文化知识竞赛及文化体验与展示教育,开展中国文化之旅及历史文化考察,感悟中华文化的内在魅力,将其培养成了解和热爱中华文化的中外交流文化使者。

编辑:梁倩           电话:0311-87326042      电子邮箱:jmgjyj@126.com

地址:河北经贸大学北三教C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