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教改教研 >> 正文

教改教研

教改动态第364期
来源: 发布日期:2024-10-25 点击量:


   



2024年第12期(总第364期)                 2024年10月25日

河北经贸大学教务处主办                                                  星期五 


导读:人工智能+思政”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湖北大学商学院:引领、施策、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高校的思考和探索:如何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人工智能+思政”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教学理念守正创新

在教学理论上,人工智能赋能思政教育既是对传统思政教育理念的守正,实现了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也是对思政教学模式的创新,以主体、过程、空间等创新方式摆脱了教学困境。人工智能的算法技术并非单纯的工具技术,而是蕴含明确价值取向的新兴力量。因此,高校要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突破西方国家算法技术优势,解决我国“卡脖子”难题,将拔尖创新人才的独立行动转变为有组织的科技创新和产业革新行为。

从内在逻辑看,人工智能的数据和算法将深刻改变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教育者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的海量数据,更全面地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掌握其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进而匹配相应的思政教育资源、思政元素。

从外在逻辑看,人工智能构建高校思政教育人机协同的智能系统,使思政教育的育人内容和方式由传统的“链接式教学”向“互嵌式教学”转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人工智能的教学情境中更加平等和开放。

教学内容因“智”而新

在教育供给侧,人工智能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生成并提供海量的知识内容和教学数据信息,与传统教材内容形成立体知识网络,逐步建立思政教育的“数字知识库”。

在教育需求侧,人工智能通过数据分析、整合、共享及评估等方式,识别受教育者的学习状态和学业水平,对人才培养进行实时评价,并与传统教育感知相融合,共同构建智慧教育生态,逐步建立思政教育的“智能评价库”。

在教育主客体交互环节,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维度、智能化、科技化的全立体复合式教学场景平台。以虚拟仿真技术搭建虚拟场景,可以使思政教学从物理空间拓展到多维空间,增强课堂活力。

教学形式乘“智”而上

一、要利用人工智能对思政教育的内容生产、过滤和推送等环节进行精准定位,实现课程的个性化定制。思政课教师通过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精准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实现教学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二、要根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实施环节的特点,将人工智能技术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并持续优化教学过程。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教育过程的监测和分析,结构化搭建预测模型,实时进行教与学的调试,做到教学匹配度的最大化。

三、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思政理论进行形象化诠释,使思政教学成为能让学生真实感触和体验的教育场景,开创一种新的主客体“共在”模式,进而更有效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学载体依“智”而为

一、要顺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强调跨领域、跨学科性的特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学术联系,实现思政内容与跨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特别是与学生成长发展相关的学科。

二、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思政教育及时捕捉热点、发现并分析问题,结合问题与实际需求对思政教育内容进行实时优化,使其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三、要加强算法设计、模型搭建、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培育与应用场景的实践,深化师生对人工智能技术内涵与应用情境的全方位理解,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虚拟场景与现实场景的衔接,在虚拟式、交互式的学习场景中,内化抽象的价值观,从传统的“宏大叙事”和“大道理”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向启发受教育者主动探索的教育叙事转变,切实提升教育实效性。

                                       (《中国教育报》20241021日)

湖北大学商学院:“引领、施策、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价值引领”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厚植家国情怀

  依托思政平台阵地。依托首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标杆学院、国家教育部门课程思政名师与团队、国家教育部门工商管理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等优质平台,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课三堂”为阵地、以课程思政案例库为载体、以博雅教育为补充、以爱心帮扶教育为助力,明确新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发展”的价值导向,实现新商科拔尖创新人才“初心、爱心、责任心、自信心”的价值观塑造,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强化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

  紧抓“一课三堂”。牢牢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课三堂”(专题课堂、名师讲堂、朋辈学堂)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松懈,通过专题课堂的鲜活思政案例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开设线上(国家教育部门虚拟教研室)线下(讲座)名师讲堂专业引导激励,丰富朋辈学堂,如企业家进课堂,优秀校友进课堂,实践课堂、爱心课堂等多种形式强化新商科人才价值观塑造。

课堂教学浸润。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将商科专业知识与地方发展相融合,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地方建设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施策”培养新商科拔尖创新人才创新能力

  理实交融,增强实践能力。第一、二、三课堂联动。第一课堂主要是理论知识的传授;第二课堂通过模拟实训、企业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第三课堂包括企业实习和社会实践,为学生提供运用场景,深化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增强其实践能力。

  数字赋能,提升数字素养。倡导将信息技术融入专业课,数字技术与专业融合,并进行数字化教育整合,将新的商业趋势和技术融入课程,培养学生数字化时代的竞争力。积极引入现代教学手段,如虚拟仿真、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为新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更有真实感、智慧感的学习方式,培养更强的创新能力。

  赛创共融,强化创新能力。依托国家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以省部级、校级校企协同创新创业示范实践基地为支撑,以国家教育部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为载体,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学科专业行业大赛为抓手,搭建“实践训练—以赛促学—成果孵化”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三级成长平台。以“练赛创”进阶训练,赛创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职业技能。

  “三自主”拓宽新商科拔尖创新人才个 性化发展途径

  学分制改革促学业自主。通过构建灵活多元的学分体系,激发学习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全面发展。通过必修课的精深、选修课的广泛以及实践课的强化,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兴趣与个性化发展需求。允许学生跨越专业、学校、年级乃至学段的限制自由选课,同时,将学术交流、科研成果、专业竞赛及实践活动等多元学习成果纳入学分评价体系。灵活的学分制度,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节奏与能力水平,合理规划学习路径,为学业生涯规划提供了自主性与灵活性。

  “三个一”促科研自主。“三个一”即“一个共识、一个目标、一个理念”。一个共识即让教师围着学生转,倡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与专业基础,积极参与富有前瞻视野与创新精神的研究领域之中。一个目标即鼓励学生参与具有挑战性的原创性基础研究,以4个一流本科专业和国家一流课程建设为重点,学院建设科研训练系列课程、开展学术系列讲座、实行跨院系协同教学、建设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并引导学生深入参与科研活动,做原创基础研究。一个理念即精专培养,通过实施科研导师制实现个性化培养路径。

分类培养促自主发展。设立大数据经济和智慧管理实验班,采取“弱化选拔—强化培养—开放式考核”模式,开展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教学,实现“一生一课表”“一生一项目”“一生双导师”,为学生提供学业自主、科研自主、发展自主的成长成才路径。

(《中国教育报》20241020日)

高校的思考和探索:如何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聚焦课程建设 突出多元、自由和高挑战性

在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研究型课程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该类课程由首席教师领衔的教师团队支撑完成,包含理论学习、实践学习等板块,是学校跨学院跨学科组织课程的一种新尝试。

“以新一代芯片微纳制造与应用这门课为例,课程既包含芯片技术基础、芯片材料知识等理论学习,还有芯片应用设计与芯片实践制作等模块,不仅让本科生完整地了解芯片制造流程,还以高阶挑战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担大任。”致远学院党委书记周永丰说,这类包含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创新课程在学生中广受欢迎。

300人在本科阶段拿到辅修证书或双学位,学校课程总量从2300门增加到6300门,转专业毕业的学生比例从2007届的4%增加到2024届的20%……会上,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范其伟分享的这组数据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针对以往不同专业泾渭分明的课程壁垒,近年来,中国海洋大学实行“有限条件下的自主选课制”,将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套餐”设计,学生在学校的专业导航和选课指导下,既可以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套餐,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预期等,选择其他专业“套餐”内的个别课程,形成个性化的学习“食谱”。

跨校联合培养 在交叉融合中创新培养模式

在温州医科大学药学科技创新平台联合中心主任、药学院副院长黄志锋看来,作为科技创新的新支点,学科交叉融合是推进药学教育创新发展和药学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温州医科大学积极“走出去”,与上海大学等围绕新医科、新工科进行联合培养,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面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巨大需求,跨校联合培养成为更多高校的探索新方向。

作为学科类型相对单一、理工类学科支撑不足的财经类学校,如何满足新时代培养人工智能和金融科技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西南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汤火箭说,学校与电子科技大学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联合学士学位项目,各自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核心课程共建、教师团队共创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计算机专业与金融专业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起“新商科+新工科”的育人新模式。

深化科教融汇 在实践中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从科研机构进入高校后,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丛杨对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丛杨发现,科学研究可以理解为“通过做事培养人”,人才培养则是教人如何去做事,“两者最终指向其实是一致的,都是要做人做事做学问,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

把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让科技创新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更好地形成相互支撑,也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一大重点。

在中国海洋大学,有一门开在大海深处的课程“海洋科考认知实践”。在全球最大的静音科考船“东方红3”船上,中国海洋大学打造了一流的海洋科考和涉海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教平台。近年来,该校用大平台、大计划培养国家战略人才,通过不断完善科研育人工作体系,激励教师把育人工作贯穿于科研训练之中,组织学生参与各类项目,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

周永丰认为,这离不开致远未来学者等学生科研实践项目的长期积累。“紧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我们积极把相关内容纳入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更新教学形式,鼓励本科生进行高挑战的科研实践,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效。”

(《中国教育报》20241019



编辑:张伟  刘惠瑶      电话:0311-87326042     电子邮箱:jmgjyj@126.com


 

下一条:教改动态第363期

Copyright © 河北经贸大学教务处 版权所有 地址:河北经贸大学北三教C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