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动态第323期

来源: 时间:2021-04-06 点击数:

         2021年第3期(总第323期)                 2021年45

 河北经贸大学教务处主办                              星期一


导读:浙江大学: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教育改革实践

北京语言大学:新文科专业建设的初步探索

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格局变革下本科教育发展的措施

浙江大学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工程教育改革实践

顶层设计优化学科生态布局

一是优化专业结构。控制专业总量,原则上1个一级学科对应设置1个本科专业,全校本科专业数不超过一级学科数的1.5倍。整合现有专业,通过设置专业方向推动学科内专业整合发展。除国家战略需求等特殊专业,原则上需设置最低生源规模要求。适度动态调整,加大国内国际专业评估、认证或排名等工作力度,根据专业办学成效,探索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二是突出质量核心,完善通专跨培养模式。建立课程教学标准,进一步建立完善课程内容标准、课程运行标准、学习过程管理标准和课程考核标准。加大课程教学标准的应用、测量和评估,探索建立课程的预警和退出机制。推进课程提质计划,强化标准导向、突出质量核心,重构高质量通识课程,推动基础课程讨论课(习题课)制度,结合学科发展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加强学生写作和表达能力培养。依托优势特色专业开设微辅修项目。鼓励设置综合交叉型实验、实习、科研训练等项目,探索本科毕业环节跨学科交叉指导。

多元贯通加速升级传统学科

一是以“产业链”为导向,探索多工程领域贯通培养模式。工程师学院突破传统专业限制,按全产业链上的工程领域分类,实施项目制培养计划,如汽车工程及其智能化,需要能源、机械、电气、控制、信电、计算机、光电等能源与动力类、机械类、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交叉复合,有助于夯实行业背景知识,有效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衔接。针对汽车工程及其智能化领域,学院从不同的专业吸收相应的本科生(动力工程10人,电子与通信工程7人,光学工程3人)参与项目制培养计划,通过与吉利等新兴产业合作,共同培养行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二是以“通专跨”为特色,构建本硕实验实践贯通教学体系。工程师学院通过产业实践,衔接本科和专硕教育,即给予优秀的三年级学生保研资格,使其在四年级进入企业实习一年,并完成本科毕业设计,加强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之后再回到学院,结合源自实践的研究课题完成为期两年的专硕教育,从而实现专业到产业的无缝对接。具体如信电学院“3+1+2”的本硕贯通培养模式(如图所示):一年级建立基本的电子信息系统概念,二年级完成各相关基础课程的配套实验并在暑假完成基本电子信息系统实验,三年级进行综合性智能电子信息系统训练,四年级进入企业实践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硕士期间围绕来自实践的课题研究,一方面完成专硕课程,一方面保持与企业的互动。

北京语言大学新文科专业建设的初步探索

传统专业“复合化”

一是完善“语言+”培养模式。学校推出了“汉语+专业”“英语+专业”“专业+外语”等多样化培养模式。在公共外语教学方面,增加了除英语之外的多语种公共外语课。目前除英语外,已开设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4个语种的公共外语课供学生修读,为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和有志于修读其他外语的学生提供了多语种学习机会。在复语教育方面,继开设英语+土耳其语复语、英语+西班牙语复语专业后,还将开设英语+罗马尼亚语、英语+印度尼西亚语以及“非通用语+外语”等复语专业。此外,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日语、阿拉伯语等外语类专业作为辅修专业各双学位课程。二是扶持国别与区域专业。国别区域学是针对特定国家或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人文、法律等领域的社会科学研究,天然地具有多学科、跨领域的特点。近年来,北语打破学科壁垒,汇聚外语、国际政治、管理学等领域的学术力量,不断推进国别区域研究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近3年来,阿拉伯语专业上报的关于阿拉伯国家的咨政报告多次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目前,阿拉伯语专业正以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为依托,积极筹建“联合国及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实验班”,旨在培养至少掌握两门外语,同时具有国际政治、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国际组织人才。

新设专业“特色化”

一是设立有特色的新专业。北语以语言及对外汉语教育为特色,学校不仅重点支持汉语国际教育、外语等优势专业,确保其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同时根据学校办学优势,在全国率先设立了“语言学”专业(设在语言学系),该专业以生物语言学为方向,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特点。首批本科生全部从理科考生中录取,开设的课程除外语、语言学理论等文科课程外,还开设神经解剖与语言认知、语言与人工智能等交叉课程,以培养兼具现代语言学知识和相关自然科学知识的语言学专门人才。二是设置“语言+智能”跨学科专业。北语把语言类相关专业与信息科学相关专业进行整合,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了“语言智能”专业,形成了“语言+智能”的跨学科专业特色建设路径。在知识传授上兼顾计算机科学和语言科学,在技能培养上重视语言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在思维训练上兼顾形式化、计算化思维,培养对语言现象进行抽象化、泛化的能力。这些目标都与新文科提倡的学科交叉及跨学科融合的理念相契合。三是搭建平台,进行跨学科人才培养。目前,北语已建成4个实验班,除上文提到的外,还有由高级翻译学院和信息科学学院联合建立的翻译(本地化)技术实验班、商学院与信息科学学院联合建立的新商科拔尖人才实验班。前者培养的学生在熟练掌握外语和翻译技术的同时,还可以从事某些语言智能系统的开发和语言资源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工作;后者则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金融知识,同时具备大数据、人工智能知识的新商科优秀人才。

培养方案“立体化”

一是调整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培养方案设立由六大模块组成的通识课程群,包括多语能力与文化沟通、文史经典与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和文明对话、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科技发展与创新精神、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涵盖了人文、科技、艺术、政治等多个方面。同时,鼓励教师开设学科交叉性强的课程,努力使学生获得广泛的文化艺术修养与道德判断能力。二是增加思政、实践类课程的比重。外语人才负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要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问题意识、实践能力。针对这些要求,培养方案增加了思政、实践类课程的学分比重(目前占总学分比例的15%-20%),同时明确规定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或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可以换算学分。

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格局变革下本科教育发展的措施

保持战略定力

首先,需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其次需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再次,需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平心静气、冷静观察。始终保持自信和定力,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鉴、互容、互通,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

深度开放合作

首先,立足内外资源创条件。一方面,优化配置校内资源,把有限的财政资源用到关键处,充分保障重大任务、重大项目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积极推动育人资源“校外找”,建立产学研用共赢机制,汇聚社会优质资源;积极推动育人资源“校际选”,实现跨校选课、学分互认,整合知名院校优质资源为我所用。其中,行业特色型高等学校学科相对单一,虽然除了传统优势学科之外,其他学科也取得发展,但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重大科研攻关的支撑尚显不足,应深化与综合性大学的实质性合作,强化联合、协作和共享。其次,实施出国交流广覆盖。开放式培养是加快培养和造就国际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深化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质性合作,鼓励学生走出国门,进行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学习,支持教师国外访学,合作完成科研课题,实现教育资源国际化流动;加快实施全球化培养战略,对教师出国研修、参加国际会议实行资助广覆盖,对学生出国学习、海外实践实行资助广覆盖。再次,参与全球治理占高地。在机构合作方面,主动与世界一流高等学校建立战略性的合作关系,跟踪国际前沿,培养师资队伍,吸纳国际人才,使学校的教学科研与国际接轨。在文化互动方面,提升来华留学生文化适应度,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比较文明教育,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能力。

培养全球胜任力

首先,英语开道,复语跟进。加大公共外语和专门用途英语的建设力度,着力培养精通一种专业、具有突出外语能力的外向型人才。紧密对接“一带一路”建设迫切需求,大力培养复语型人才,同时探索开设非通用语+法律、商贸、教育、外交、传播的复合型专业,大力培养精通专业的外语人才和精通外语的专业人才。其次,加强通识,全面发展。重视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强中文教育,开好写作与沟通课程。

打造国际化课程

一是突出专业的外向性。引进国际先进教学资源,开发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竞争优势的专业课程,并逐步实现原有各类课程的全英文授课,以吸引更多的世界优秀青年来华留学。外语、外贸、外交、外事等方面的专业应坚持外语技能和学科训练并举、语言文化学习与国别区域研究并举。二是提升课堂的互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业挑战度,让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合作完成学习过程,而不是由教师独立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强化科研育人功能,引导学生不停地认真观察、思考、联想、推测、论证、再观察、再思考,追寻真理,得出结论,进而形成严谨的态度、探究的品质、合作的精神。

拥抱人工智能

一是以人机协同改革教学范式。一方面,要全面推进教室革命。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创造逼真的现场情景,打造智能教室,用智能语音技术实现互动,让更真实的学习体验、更高效的实践学习成为可能。另一方面,要全面推进课堂革命。鼓励广大教师在继承发扬传统课堂优势的同时,主动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精品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范式,提升本科教育效率。二是以人工智能促进学科融合。成立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或研究院,与相关科技企业合作,运用人工智能手段,开发智能学习软件,探索人类学习的生理机制和内在规律,并且从本科阶段培养人工智能研究、开发及运用的人才。

编辑:梁倩           电话:0311-87326042      电子邮箱:jmgjyj@126.com

地址:河北经贸大学北三教C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