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经贸大学文件
冀经贸教〔2019〕66号
关于印发
《河北经贸大学2020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指导性意见》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
为适应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按照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建设国内知名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发展目标,学校积极推进新财经人才培养改革,全面启动2020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工作,特制定《河北经贸大学2020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指导性意见》,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河北经贸大学
2019年12月25日
河北经贸大学
2020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指导性意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的精神,在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按照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建设国内知名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发展目标,主动应对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积极推进本科教学新财经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全面启动2020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工作。现就2020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提出指导性意见,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新发展理念,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实施学科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通专融合,推进新财经人才培养改革,建立多元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遵循原则
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实现知、情、意、行统一。
坚持新发展理念,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坚持新发展理念,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扎根燕赵大地,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推进本科人才培养国际化,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要求,增强国际视野,体现区域特色,彰显学科优势和经贸文化。
坚持多元融合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适应新技术、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新需要,推进学科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通专融合,促进校企合作、跨院系合作、科研转化教学,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各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应用,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建立健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育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品德养成、体魄健康、知识技能获得全面发展,坚持以美育人,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人文素养。
二、本科人才培养总目标、学制及学分
(一)本科人才培养总目标
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总目标:面向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经世致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并能够成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行业骨干和高级管理、技术人才。
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
1.热爱祖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掌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具有使命担当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掌握学科专业领域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知识应用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社会调查与分析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接受必要的军事技能训练,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4.具有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文明素质,具有一定的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5.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掌握必备的劳动知识技能,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良好的劳动品德和创造性劳动的能力。
(二)本科学制及学分
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
总学分160学分(工学类为170学分)。
第一课堂教学总学分为150学分(工学类为160学分),其中,课堂教学134学分(工学类为144学分),军事课4学分,劳动教育2学分,实习6学分,毕业论文(设计)4学分。课堂教学总学时控制在2300学时左右。
第二课堂素质学分10学分。
理论课、实验课,原则上15-17学时为1学分;
实习、综合实训等实践课程(教学活动),原则上2周为1学分。
三、课程设置要求及体系结构
(一)课程设置要求
1.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统筹专业大类招生、专业分流、转专业之间的关系,在不低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科专业特色,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先进性。坚决杜绝因人设课。
2.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通识教育,促进学科融合、产教融合,鼓励科研转化课堂,增加课程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原则上选修课比例不低于第一课堂教学总学分的25%。坚决淘汰落后课程。
3.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教学,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创新实践、实验类课程学分比例不低于第一课堂教学总学分的15%,理工类专业比例不低于25%。
(二)课程体系和学分结构
按照“通识通修+专业培养+素质拓展”三层次培养结构设置课程体系,遵循价值教育引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协同,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微专业辅修的总体思路,围绕价值认同、专业核心能力、信息素养能力、人文素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设置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及学分结构,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具体课程体系和学分结构如下:
类别 |
课程类型 |
课程模块 |
课程内容 |
学分 |
选课 |
通识 通修 |
思政课 |
思想政治理论课 |
5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含实践2学分) |
14 |
必修 |
军事课 |
军事技能、军事理论 |
4 |
必修 |
心理健康教育 |
大学生心理健康 |
2 |
必修 |
公共基础课 |
外语类 |
大学英语(外语类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除外) |
8 |
必修 |
信息技术类 |
信息技术基础、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学院的专业除外) |
4 |
必修 |
数学类 |
经管类专业数学 |
14 |
必修 |
工科类专业数学(理学类专业除外) |
16 |
必修 |
文科数学(学院自定) |
|
|
体育类 |
大学体育 |
4 |
必修 |
通识选修课 |
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 |
至少选1门课 |
18 |
选修 |
外语应用与跨文化交流 |
含外语应用能力2学分必选 |
新经济发展与创新实践 |
含就业指导2学分、职业生涯1学分必选 |
新技术发展与信息素养 |
至少选1门课 |
审美体验与运动健康 |
至少选1门课 |
专业 培养 |
学科专业 基础课 |
学院研究设置 |
含学科专业导论课1学分 |
5 |
必修 必 |
专业主干课 |
学院研究设置 |
含专业核心课5-8门 |
专业选修课 |
学院研究设置 |
含专业创新实践课 |
不低于20学分 |
选修 |
实践课 |
实习(含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2学分) |
认知实习、专业调研、专业实习 |
6 |
必修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
含就业实践 |
4 |
必修 |
劳动 |
学院组织落实 |
2 |
必修 |
入学教育、专业教育 |
|
|
|
素质 拓展 |
第二课堂素质学分 |
学院研究设置 |
10 |
必选 |
微专业辅修 |
学院研究开设 |
12 |
自选 |
在线课程 |
学分认定与转换 |
|
自选 |
备注:将创新创业类课程融入专业培养课程体系,独立设置课程不低于4学分,标注“※”。
(三)全校通修课程设置要求
全校通修课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共同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军事课、外语类课程、信息技术类课程、数学类课程、体育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必修课。
1.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原则上安排在1-4学期,形势与政策1-8学期开课,共16学分,其中,实践教学2学分通过认知实习完成。
2.军事课:军事技能112学时,2学分,安排在第1学期前2周完成;军事理论36学时,2学分,原则上安排在1-2学期。
3.大学英语: 8学分必修,开课时间安排在1-4学期;2学分必选,通过选修“外语应用与跨文化交流”通识选修课模块课程完成。外语教学部要根据各学科专业的需求,研究制定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方案,与课程设置一并提交。
4.信息技术类课程:开设2门课,共4学分,现代信息技术基础2学分,开课时间安排在第1学期;现代信息技术应用2学分,开课时间安排在第2学期。实施按学科类别分类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计算机中心要根据各学科专业的需求,研究制定信息技术类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方案,与课程设置一并提交。
5.大学数学:实行分层教学,按学科专业类别开课。
经管类专业(数学C):微积分(7学分)、线性代数(3学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学分),共14学分,开课时间安排在1-4学期。
工学类专业(数学B):高等数学(10学分)、线性代数(3学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学分),共16学分,开课时间安排在1-4学期。
理学类专业(数学A):数学分析(15学分)、高等代数(8学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7学分),共30学分,开课时间安排在1-4学期。
法学类、新闻传播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和艺术类专业,自主选择设置文科数学课程。
6.大学体育:4学分,开课时间安排在1-4学期。体育教学部要根据青年学生的运动特点和多样化需求,能够让学生在体育课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研究制定体育课的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方案,与课程设置一并提交。
7.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原则上开课时间安排在1-2学期。
(四)全校通识选修课程设置要求
全校通识选修课是面向全校学生的开放选修课,设置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外语应用与跨文化交流、新经济发展与创新实践、新技术发展与信息素养、审美体验与运动健康5个课程模块,按学期滚动开课,学生每个模块至少选修一门课程,总选修学分不低于18学分。
各学院(部、中心)要发挥各自的学科专业优势,面向全校本科学生,积极组织开设通识选修课,鼓励开设“小学分、短课时、特色鲜明、内容聚焦、形式活泼”的通识选修课。各学院申报开课门数不少于10门(外国语学院不限),教学部(中心)申报开课门数不少于5门(体育教学部不限),填写课程摘要表(附件1),经学校论证通过后予以开设。
(五)专业课程设置要求
专业课程包括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含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实践课,由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色研究设置。其中,专业核心课5-8门,标注“*”。非经管类专业应注重学生的财经素养培养,可结合本专业特点,在专业选修课中适当开设有关财经素养培养方面的课程。
1.入学教育。安排在第1学期,由学院组织实施。
2.劳动教育。2学分,由各学院根据教学运行情况安排。
3.认知实习。原则上在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进行,4周,2学分。认知实习为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由马克思学院和学生所在学院共同组织。
4.专业实习。包括专业调研、专业实习,共8周,4学分。由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自主设计安排。
5.毕业论文(毕业设计)。4学分,由学院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组织落实,可与就业实践相结合进行。
6.就业实践。15周,原则上安排在第八学期,由学院组织落实,可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环节相结合进行。
(六)微专业辅修项目设置
各学院可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遵循复合性、先进性、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探讨开设特色鲜明的微专业辅修项目,总学分不低于12学分,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和发展渠道。学生修满学分,颁发微专业辅修证书;未修满学分的,按课程修读情况颁发微专业课程证书。
拟开设微专业辅修项目的学院,应编制微专业辅修课程计划,并制定专业辅修项目管理方案,报学校论证通过后予以开设。
四、各学院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工作内容
(一)明确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及要求(不超过1000字)
专业定位主要指专业的发展目标定位、层次类型定位、服务面向定位、人才类型定位等。要求体现该专业与学校其他专业之间的支撑关系,以及在专业链、专业群中的地位和作用。
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
培养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应该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描述,要凸显专业培养特色和水平。
(二)构建专业培养能力素质模型
根据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构建专业培养能力素质模型,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
(三)绘制课程地图
将进入课程体系的课程绘制成课程地图,明确各门课程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以及课程之间的关联关系。原则上对作用不明显、关联度低的课程不予设置。
(四)编写课程摘要
对进入课程地图的课程编写课程摘要(格式要求见附件1),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
(五)专业培养方式
按专业类别招生与培养/按专业招生培养。
(六)毕业及学位要求
按学校文件执行,如有特殊要求,提出申请报学校审批。
(七)编制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中英文对照)
各专业按统一格式编制指导性教学计划,课程名称中英文对照。
五、第二课堂素质学分和阅读书目
(一)设置第二课堂素质学分
各学院结合自身学科专业特点,制定第二课堂素质学分设置方案和考核标准,并负责组织落实。
(二)推荐专业阅读书目(原则上50本左右)
各学院可根据学科专业类别为学生推荐专业阅读书目。
六、教学周分配
总教学周为148周。
第1学期教学周19周。其中,入学教育、“军事技能”,安排在第1-2周;课堂教学15周,考试2周。第2-7学期教学周均为19周,其中,课堂教学17周,考试2周。第8学期教学周15周。
七、其他
对口招生专业参照本意见执行。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按照合作办学要求,参照本意见执行。
新财经改革实验班原则上参照本意见执行。
本意见从2020级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开始执行,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1 课程摘要
学院(部、中心) 专业课程摘要
课程名称 |
|
学时 |
|
学分 |
|
必修/选修 |
|
课程类别 |
|
开课对象 |
|
先修课程 |
|
后续课程 |
|
课程学习目标(200字): |
课程主要内容(500字): |